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无语良师”:在我身上切千刀万刀,不在患者身上切错一刀

发布时间:2021-10-28文章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浏览次数:

10月12日上午8点30分,在山东中医药大学E401解剖学实验室里,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药水味道,十几位身着白大褂的医学生们围成一圈,向着圈子中央低头、默哀、致敬。

这是医学生们在每次局部解剖学课开始前必不可少的仪式,而躺在圈子中央的,便是他们本堂课最特殊、最重要的老师——“大体老师”。“大体老师”,也被医学界尊称为“无语良师”。当遗体捐献者在过世后将自己的遗体捐赠出来,进行医学教学和研究时,他就成为了一位“大体老师”。

他们是医学生第一手术患者

“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我们说,‘没有大体老师,就没有解剖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教授李宁告诉记者,在解剖学课堂上,老师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而真正的人体结构,是“大体老师”教给学生的。

“大体老师”安静地躺着,虽然再也不会开口讲话,却能让学生通过解剖和观察,零距离地认识和学习最真实的人体,锻炼操作技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为临床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大体老师”是医学生的第一位手术“患者”,更是医学生们的“无语良师”。

记者了解到,在局部解剖学课上,一位“大体老师”教授十几个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学生们将从“大体老师”身上学习人体不同区域的器官和结构的位置、形态、层次和毗邻关系等医学知识。

每一次解剖操作课都将持续一上午,对学生的体力和耐力都是一次考验。李宁说,“学生们都知道这学习机会的难得,都想做‘大体老师’的好学生,从来没有人喊累怕苦。”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9级01班的刘威豪说,从皮肤到浅筋膜,到深筋膜,到一块块肌肉,到一根根神经和血管,都需要认真操作,仔细分离,虽然很难,但我们知道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要珍惜这样的课堂,学好知识,练好本领,这样才对得起“大体老师”的奉献。

“你们可以在我身上切千刀万刀,为的是你们以后不要在患者身上切错一刀。” 李宁告诉记者,“这是一位‘大体老师’的遗言,我们常常以此与学生共勉,好好学习,精益求精,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大体老师。”

教会学生敬畏生命弘扬济世仁心

李宁说:“‘大体老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和能力,也是传授仁心仁爱的良师。我们教育学生,不仅要感恩‘大体老师’,更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刻苦学习,救死扶伤,传承‘大体老师’的仁爱之举,用仁心仁术守护人民健康。我们团队创建了局部解剖学“五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以‘大体老师’为载体,从‘生命观’‘医德观’‘职业观’‘科学观’和‘文化观’五个方面,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局部解剖学第一次课,就会举行致敬“大体老师”的仪式。“在学习前,就让学生明白是“大体老师”的无私奉献,才有了他们这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要尊重和爱护好‘大体老师’。” 李宁说,“我们会带领学生向“大体老师”致辞,献花,默哀,并在“大体老师”面前重温医学生誓言,坚定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信念。”

每次操作前后,学生都会向“大体老师”默哀、致敬。

每次的操作报告上,学生都会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局部解剖学最后一次课,会举行告别仪式,送别“大体老师”。同学们向“大体老师”献上感恩卡、鲜花和记录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成长历程的汇报信。

学生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不知道您是谁,但我知道,您是一位心怀大爱之人,一位生命纯粹之师......”

“感恩您,以己之凋零,授予我们人体知识。

感恩您,用最后的身躯,铺筑我们医学之路。

......”

2019级01班宋霖洋同学告诉记者,尽管“大体老师”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但是我们还是像对待真正的患者一样去尊敬他爱护他,在尽可能不犯错误的情况下,在“大体老师”身上完成解剖操作,学习人体结构,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忆起第一次操作时的情景,2019级01班的陈鹏飞表示当时很紧张,做得很慢,而且发现,有些结构并不像课本上写的那样,也不像图谱里画的那样,“它应该就在那里,我却找不到,真是急得冒汗,这要是真的手术,可怎么办?”,而这也恰恰是“大体老师”教授给自己的书本上所没有的宝贵知识,让他认识到人体间的差异,学会了科学地全面地思考学习。

“我们从‘大体老师’身上不仅学到了解剖知识,奉献仁爱,还学会了科学学习,辩证思考,他不仅培养了我们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还磨练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大体老师就像一盏明灯,照耀我们探求医学的道路,点亮我们医德修行的方向。” 2019级01班班长孙明哲同学这样告诉记者。

2019级01班的医学生们将会永远铭记他们的“大体老师”,践行他们在“大体老师”致敬仪式上的承诺:心怀大医精诚宏志,敬畏生命,弘扬人文,救死扶伤,仁爱众生。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实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