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与脑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领衔刊发社论:抑郁症和经前烦躁症的神经环路和神经内分泌机制-朝向转化医学和药物开发的精准靶标(第2期)

发布时间:2023-07-1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中医药与脑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领衔刊发社论:抑郁症和经前烦躁症的神经环路和神经内分泌机制-朝向转化医学和药物开发的精准靶标(第2期)

6月2日,由瑞士Frontiers出版集团主办的Frontiers in Psychiatry(精神病学前沿)(IF=5.435,JCR Q2)杂志,发表了题为“抑郁症和经前烦躁症的神经环路和神经内分泌机制:朝向转化医学和药物开发的精准靶标(第2期)”(Frontiers in Psychiatry客座主编、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与脑科学实验平台主任魏盛教授为第一作者,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王福顺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社论,对抑郁症和经前烦躁症的神经环路和神经内分泌机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抗抑郁药效应机制的快速和维持起效假说。

该社论指出:抑郁症(MDD)和经前烦躁症(PMDD)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常见的两种抑郁障碍类型,发病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生活健康。MDD和PMDD临床表现症状学类同,且常共病为患。鉴于MDD和PMDD的近似性和共病性,许多学者认为PMDD应该被视为抑郁症的一种变体。实验结果也表明,MDD和PMDD之间共享了许多危险性因素,例如童年早期受到的虐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非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和异常的情绪反应、压力反应以及奖赏进程。然而,其他学者则强调,尽管MDD和PMDD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PMDD应被视为一种独特的诊断实体而非抑郁症的一种变体,因为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易怒和情绪不稳定,而不是抑郁的心境。实验结果也发现,PMDD女性和抑郁症患者在压力反应、奖赏进程上的异常具有明显不同之处。总之,很难从病因学和症状学上截然区分女性抑郁症和PMDD,两者分享了共同的发病机制,都和神经环路及神经内分泌密切相关。

该社论进一步提出: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然而,30-40%的抑郁障碍患者对药物治疗不敏感,精神副作用明显,起效缓慢,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耐药。虽然单一靶点化学药物可以发挥更好“魔弹效应”,但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时传统中医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干预作用的优势很好凸显出来。抑郁障碍的核心发病机制是神经环路和神经内分泌,分别作用于这两种途径的药物效应差异显著。基于现有实验结果,我们推测抗抑郁药的快速起效由神经环路途径参与,而持续起效则由神经内分泌途径介导,这就是抗抑郁药效应机制的快速和维持起效假说。我们进一步推断,作为一个多组分系统,一些中药同时含有作用于神经环路和神经内分泌的成分,从而同时作用于两种途径,既可以快速发挥作用,又可以维持长时程效应。近年来,许多学者的卓越工作倾向证实这一解说。可以预见,围绕这一假说开展系统深入工作可以更好解释抗抑郁作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寻找快速并长时程维持效应的抗抑郁制剂提供有价值思路和线索。

抗抑郁药效应机制的快速和维持起效假说

特刊编委会成员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唐一源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王杨研究员、山东中医药大学耿希文副教授参与了特刊的编辑事务和以上社论撰写。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实验中心